走进名胜古迹

大境门

桥西大境门风景区,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之间,是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长城关隘,扼边关之锁钥,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门以条石为基,青砖为体,高12米。顶部有一宽大平台,可供游人登临观赏。大境门向西的砖砌长城约100米,长城顶部3米多宽的马道,直抵西太平山,顺山势攀缘,可参观保存较好的毛石长城。毛石长城由就山开采的毛石垒砌,并用白灰勾缝,非常坚固。
交通信息:张家口站公交站-职教中心公交站-大境门公交站-大境门

鸡鸣驿

鸡鸣驿城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鸡鸣驿城略呈方形,城墙为土筑砖包,东西长460米,南北长480米。底宽5米一8米,顶宽3米—5米,高11米。四面城墙上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26个墙台,有东西2座城门。据专家考证,鸡鸣驿城是全国现存最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功能最齐全、最富有特色的古驿站,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有“世界第一邮局”的美誉,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
交通信息:怀来汽车客运站-汽车站公交站-华佳广场公交站-国税局公交站-鸡鸣驿公交站
 

水母宫

水母宫是张家口皮都形成和兴旺的见证。张家口历来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互市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清雍正年间以后,张家口成为张库大道的贸易集散地。张库大道是指张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另一重要商道。张库大道的繁荣,使张家口成为我国最大的毛皮集散地,被称为“皮都”。大量的毛皮在张家口加工鞣制,必须有充足的优质水,于是人们发现了卧云山下的这股泉水。经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软,毛色铮亮,毛皮商因此财源茂盛,于是纷纷集资,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跨泉修建了这座水母宫。
交通信息:张家口站公交站-平门公交站-水母宫公交站

万全古城

万全右卫城,坐落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万全镇。该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有“京西第一卫”和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
万全右卫城占地面积约2.68平方千米,万全右卫城起初是根据整个长城防御体系需要全新规划建设的城池,城池周圈是城防功能区,城内是简单明了的十字大街,城内功能分区以东西、南北大街为界,西北片是文化教育区;西南片为行政办公区;东南片为仓储区;东北片为生活居住区。
交通信息:张家口站公交站-沈家屯路口公交站-万全区政府公交站-旧万中公交站-富康苑小区公交站-万全右卫城

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始建于唐朝,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扩建。扩建后的宣化城为正方形,每边6里多,周长24里。城墙底宽14米,顶宽5.4米,高10米。环城设7门,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门;北有广灵、高远二门;东有安定一门;西有泰新一门,门外设关,环有瓮城,瓮城外连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外设隍堑、护城河、吊桥等。
交通信息:张家口站公交站-十三里公交站-大新门公交站-宣化古城

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当地读bǔ),俗称为堡子里,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
张家口堡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也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是张垣大地历经近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
2013年3月5日,张家口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信息:张家口站公交站-展览馆公交站-张家口堡
滚动至顶部